3月28日,第一届中国绿色生物制造峰会(以下简称“峰会”)在广州举行,发布《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绿色应用与产业感知调研报告》,“合成生物应用创新研究平台”同步启动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活动现场。通讯员供图
峰会由科技日报社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主办、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支持、态创生物科技(广州)有限公司承办。来自政府、学界和业界的400多位嘉宾相聚一堂,共议合成生物技术应用新模式、新技术和新思路。
峰会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天津大学教授元英进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郑裕国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,态创生物科技(广州)有限公司创始人、CEO张志乾等作了主题报告,涵盖《以合成生物学撬动大健康科技的颠覆性创新》《酵母基因组合成及应用》《生物制造——物质转化的先进模式》《合成生物学平台化发展的探索与未来》等议题。
启动仪式。通讯员供图
会上,主办方联合政府代表、学术机构代表、产业代表共同启动“合成生物应用创新研究平台”,进一步深入以合成生物为代表的绿色生物制造应用研究,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。与此同时,《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绿色应用与产业感知调研报告》发布,通过问卷调查、数据分析、行业案例调研等方式,全面梳理总结我国合成生物行业发展历程、行业现状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,并评选出十大典型应用案例。
近年来,得益于技术突破、政策支持等因素,合成生物学取得突破性发展,被广泛运用在医疗健康、绿色能源、日化美妆、生物基材料、食品消费等领域。合成生物学迅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,诞生了一大批合成生物学领域企业。该报告显示,目前我国合成生物学企业主要分为三大类:第一类是早已成立的传统化工、能源、医药企业,开始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布局;第二类是基因工程和医疗等相关公司,尝试在小范围领域开展合成生物学应用;第三类是新成立的专注合成生物学的公司。三类公司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研究专注领域,共同构筑合成生物学行业百花齐放的发展新格局。
十大典型案例:
案例1:人工合成淀粉跨越式突破 合成生物学构建未来制造方式
成果代表方: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
案例2:合成生物技术创建高效细胞工厂 丙氨酸绿色化学助力传统化工转型升级
成果代表方:华恒生物
案例3:赋能生物活性物质原料 合成生物学助力“双碳目标”
成果代表方:华熙生物
案例4:微生物菌株合成PA单体 开启生物基尼龙大场景应用
成果代表方:凯赛生物
案例5:合成生物技术制备RNA纳米农药 推动绿色防控高质量发展
成果代表方:硅羿科技
案例6: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 创新技术拓展食物来源
成果代表方:一兮生物
案例7:合成生物技术带动美妆技术腾飞 小分子肽生物合成效率提高40倍
成果方:态创生物
案例8:利用“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”提高产效 PHA量产规模迈向万吨级
成果代表方:微构工场
案例9:无血清培养基再降成本 细胞培养肉市场化又进一步
成果代表方:周子未来
案例10:打造八大核心技术平台 研发西格列汀关键中间体合成技术
成果代表方:弈柯莱生物
关键词:
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消息,针对6月11日官方和媒体通报的北京新增确诊病例行程轨迹涉及北京地铁1号线八通线、2号线
中新网6月13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:6月13日14时19分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(北纬34 26度,东经85 37度)发生3 8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千米。
中新网拉萨6月13日电 (谢牧)反映拉萨乃至西藏自治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纪录片《发现拉萨》近日在尼泊尔电视台与尼泊尔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