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暖花开的滨城,越来越多的游客接踵而来。在东疆亲海公园与海鸥近距离接触,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南堤滨海步道公园骑行赏花……滨城的众多亲海公园,正成为游客们喜爱的目的地。而这些公园的建设,正得益于滨海新区海洋生态修复。目前,滨海新区海洋生态修复取得哪些成果?今年还将有哪些举措惠及百姓?
经过多年的海域开发利用,目前天津市海岸线已增加至359公里,全部都在滨海新区。新区通过采取水动力环境修复、生态海堤、生态廊道、生态绿道、滨海湿地建设等修复措施,开展多项海洋生态修复工程,修复范围覆盖中新天津生态城、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、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、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等区域。目前,多个修复工程已成为市民“网红”打卡地。
【资料图】
天津港保税区(临港区域)中港池北部岸线生态修复项目一期工程于2021年竣工验收,该工程围绕安全防潮、生态修复等主要工作目标开展岸线综合整治,目前已呈现蓝天绿树相映、空中海鸟翔集、水中鱼类丰富的美丽景象。“蓝色海湾”中的“东疆东部1.8公里生态景观建设工程”,便是市民们所熟悉的东疆亲海公园。公园结合城市功能,提升岸线防潮防浪功能,消除安全隐患。通过打造观景平台、亲水阶梯等观海、亲海空间,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。赶海拾贝、亲近海鸥……如今,打开各社交平台,许多北京游客都在晒出“打卡”东疆亲海公园的照片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滨海新区将累计完成整治修复岸线长度52公里。仅2023年,就有多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。
由区海洋局实施的天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是其中一大亮点。该项目位于滨海新区北部区域,由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寨上街道沿岸海岸带组成,范围内包括泰达航母主题公园、蔡家堡渔港、滨海鲤鱼门、北疆电厂、大神堂渔港等,主要建设内容为退养还滩、退养还湿、微生境改造、互花米草治理、海堤生态化改造以及蔡家堡和大神堂渔港码头环境的综合整治,同时,还将在680公顷海域内开展牡蛎礁修复工程。
“该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底竣工,完成后将有效保障工程区海洋生态安全,恢复增强滨海湿地、牡蛎礁等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,提升近岸海域水体质量,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,促进海岸带生态与减灾协调增效。”滨海新区海洋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马文明介绍道,工程将在津冀交界处滨海湿地处实施退养还湿,通过塑造深水、浅水、浅滩、高滩及驳岸空间等地形空间,营造水生、湿生、陆生植物逐渐过渡的自然群落,以满足水鸟对于觅食、筑巢、栖息等不同需求。同时,并将大面积种植芦苇、白茅和碱蓬等植被,打造静谧鸟类天堂、浪漫红海湿地和五彩缤纷海岸,重塑津门第一缕阳光的最佳赏景地。“未来,新区北部将打造出一条集瞰海、观鸟、拾贝、健身、自然教育、渔业民俗于一体的滨海走廊,为市民提供亲海空间。”马文明说。
除此之外,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北堤生态廊道工程、临海新城西南侧景观湿地工程都在实施中,均将建成保护生态自然资源、联动滨海休闲空间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堤岸。这两大工程也计划于今年底竣工。
天津港保税区(临港区域)中港池北部岸线生态修复项目二期工程则将于2025年底竣工。
来源/ 滨海发布
责任编辑 / 翟玉静
值班编辑 / 隋寅伟
审校/窦怀国
责校/王永波
关键词:
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消息,针对6月11日官方和媒体通报的北京新增确诊病例行程轨迹涉及北京地铁1号线八通线、2号线
中新网6月13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:6月13日14时19分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(北纬34 26度,东经85 37度)发生3 8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千米。
中新网拉萨6月13日电 (谢牧)反映拉萨乃至西藏自治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纪录片《发现拉萨》近日在尼泊尔电视台与尼泊尔人